2024-11-08 2024-11-08 14:34

【驻村第一书记巡礼】李昊:开启一场“既美又富”的乡村蜕变实验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4-11-08 14:34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马俊豪

  深秋时节,漫步在禹州市浅井镇马沟村,远处山峦与蔚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起伏的山林五彩斑斓,美不胜收,近处,斜阳下的农家小院古朴洁净,花香四溢不失现代格调,青砖黛瓦透露着岁月沧桑,一棵棵果树香味醉人、一股股新风温馨感人、一张张笑脸质朴动人……共同勾勒出一幅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新时代和美乡村诗意画卷。

  “原麦味的大馒头、满山跑的山鸡、菜园里刚摘的小青菜、地锅熬的绿豆汤,城里人可喜欢了,来体验过的朋友都不愿意走。”10月24日下午,在马沟村“逍遥居”院子里,“村房短住”1号院房主郭彩霞正跟河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检集团”)驻马沟村第一书记李昊分享她的“待客之道”。

  两年来,李昊和马沟村“两委”干部发展中药材产业、劳保手套加工产业、文旅产业、养殖产业,适时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同时,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点点滴滴的改变,都在见证一场“既美又富”的乡村蜕变实验。

3F0A9731(1).jpg

  小药材小手套 串起产业链

  2022年12月,85后的李昊被豫检集团派往马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他驻村之前,马沟村没有集体产业,驻村后,李昊和村“两委”干部不断探索适合村庄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道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李昊深知,驻村第一要务是当好产业兴村“排头兵”,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李昊跟村“两委”干部遍访周边的产业发展先进村,拜访创业能人,到各职能部门问路,在禹州市中药标准化中心的指导下,马沟村锁定发展中药材种植。

  2023年3月,马沟村党支部领办了专业合作社,并与当地龙头企业禹州市金豫迷迭香种植有限公司、河南华夏药材有限公司等对接,李昊协调豫检集团邀请省农检院、许昌市农科院专家到村讲授中药材种植相关技术,通过村民入股、流转土地等形式,建立了“专家+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中药材种植模式。

  “两年来,马沟村种植迷迭香、禹白芷、射干等中药材142亩,村集体增收5.6万元,带动6户村民种植酸枣、迷迭香、金银花等中药材。”李昊说,最喜欢看到马沟村中药材种植喜获丰收的场面,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就感。

  “在调研产业发展时,我们还发现了劳保手套加工这个产业。为深入了解劳保手套产业的真实情况,我们多次到郑州、新乡、南阳和山东临沂等地考察劳保手套加工厂,到浙江诸暨市实地考察设备生产厂家,到浙江义乌调研劳保手套销售市场。”李昊说,项目考察一圈回来,到底能不能行?大家心里还是犯嘀咕。

  在李昊的鼓励和支持下,马沟村村干部党浩一主动先行先试,自行购置3台劳保手套加工设备,他们要经过实践确定劳保手套加工项目是否适合作为村集体产业发展。

  “在稳定生产销售近半年后,李书记积极协调衔接资金50万元投入劳保手套项目,购置了25台全自动劳保手套加工设备,由村集体运营。今年8月份,项目正式投产,带动5位村民就地就业,每月增收2500元左右。”党浩一对劳保手套项目十分看好。

  同时,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启动和运营,豫检集团又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纱线和打包机等设备。

3F0A9772(1).jpg

  “特别感谢村里发展劳保手套产业,我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马沟村村民訾丹丹在手套加工厂建成后,就立即报名进厂,成了加工厂第一批工人。

  “有的客户等不及送货,自己过来拉货,说生产多少拉走多少。”说到这里,李昊兴奋地跟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我们目前有28台设备,一年能生产手套300多万双,除去工人工资、管理费用等,劳保手套这个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不成问题。”

  无规划不建设 花小钱做“美事”

  一条条翠绿的葫芦藤爬满架子,圆滚喜人的小葫芦随风摇晃……“逍遥居”里真逍遥,错落有致的村舍、干净整洁的房间,点缀其间的花卉苗木都很吸睛。

  走进马沟村村民郭彩霞的逍遥居“村房短住”1号院,仿佛来到了一处美丽景点。根本不会有人想到,这里去年还荒草丛生、毫无生气。

  几年前,郭彩霞在禹州市区居住,马沟村的老房子一直荒废着,两年前,郭彩霞搬回老房子居住,趁机想把老房子收拾一下。

  马沟村历史文化厚重,怎样把美丽乡村与历史文化结合,让古老文化焕发新活力,李昊思索过很多条路。“我们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兴许能改变马沟村的‘钱’景。”李昊走访村民了解到,他的想法跟郭彩霞让村庄变成生态景点的想法不谋而合。

  “从构思到实践,我跟李书记沟通了无数次,有了李书记的支持,我特别有底气。”今年年初,郭彩霞学习外地经验,把自家闲置的空房、空院布置一新,打造成了游客与房主同吃同住同劳作的“村房短住·逍遥居”。

  “我们这夏天特别凉快,‘村房短住’很受城里人欢迎,来这住的人很多。”郭彩霞用短视频的方式推介出去后,迅速引来了许昌、周口等地的游客。“我们‘村房短住’就是让游客来体验跟民宿、农家乐和酒店不一样的农耕文化、风土人情,让客人有回到家的感觉。”郭彩霞说。

  马沟村去年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在此基础上,马沟村开始改造农村闲置庭院,发展特色文旅。

  李昊告诉记者,马沟村“村房短住”文旅项目已经小有规模,目前已经有6个院落,20多个房间,这个项目通过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以点带面发展特色文旅,激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扮靓了乡村人居环境,也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浅井镇政府给村里提供了海棠树500棵、松树700棵、月季100棵,我们栽种在村里的主要街道旁。上半年,协调禹州市宜鑫建材有限公司10万元资金新修建道路230米,协调5万元资金新建小型广场1处,争取项目资金133.8万元的浅井镇扒村、马沟村传统村落建筑修缮工程正在施工。”李昊说,马沟村不但重视提升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还积极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建设。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些长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障碍逐步被破解,各类要素被进一步激活,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马沟村正发生着蝶变。

  “村晚”乐翻天 共绘新画卷

  10月10日,在马沟村文化广场,伴随着熟悉的《祖国你好》音乐,一曲欢快的舞蹈拉开了马沟村重阳节文艺汇演暨秋季“村晚”的演出活动。

  这场“村晚”的主角是马沟村的普通村民,在整场19个节目中,村民们自编自演的就占了15个。

  “以前演出总是租服装,这次我们驻村第一书记解决了这个‘老大难’,咱们也有专业装备了。”群众演员郭彩娟兴奋地说。

  演出中,村民们表演的现代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歌曲《苹果香》、朝阳沟选段《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等节目,生动讲述着老百姓的文化故事,承载着乡音,演绎着乡貌,传递着乡乐,凝聚着乡情,展现了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热闹的演出,还能跟老姊妹们说说话,这个重阳节过得舒坦!”演出现场,86岁的贺凤老人赞不绝口。

  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多起来了,群众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了,不仅改变了村庄的外在环境,更提升了村民们的内在素质和文明程度。

  “孙大娘,今天是您八十大寿,我们代表全村干部群众祝您老人家生日快乐,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马沟村孙玲老人的生日当天,李昊与村“两委”成员早早就带着精心准备的蛋糕和诚挚的祝福,来到老人家为其庆祝80岁生日。

  为全村80周岁以上老人过生日送蛋糕,是马沟村开展关心关爱老年人的活动之一。截至今年10月底,全村已经为40多位老人送上了生日蛋糕。

  “不少子女在外地,老人过生日他们赶不回来,收到我们送的蛋糕,老人都很激动、很开心,孝亲敬老是咱们必须传承的优良传统。”李昊说,马沟村以为老人祝寿为切入点,及时地掌握每个家庭子女对老人的关爱照顾状况,村民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团结和谐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整个村子处处涌动着文明之风。

  “吃住在村上、每天跟群众打交道的驻村工作让我多了烟火气、泥土味和认真劲,工作圈子和心胸格局更大了,时刻记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回顾两年来的驻村工作,李昊感叹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目前马沟村的各项产业发展都已经步入正轨,我们还将引进资金,持续扩大劳保手套的项目规模,在中药材种植项目上,还要做好与专家和龙头企业的对接,让中药材项目稳健发展,通过对景区的提质升级,文旅项目也有坚实的基础。”李昊坦言,下一步,要发展民宿、农家院等文旅项目,让马沟村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