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城市框架不断扩展,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污水处理厂家属院改造项目是我市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之一。在改造提升过程中,我市从解决群众最关心和最迫切解决的“烦心事”入手,先民生,再提升,不断“改”出居民的新生活。
“以前可以说是破垞陋院,几十年了,外墙线到处都是,改造以后,外墙重新粉刷了,电线也走线槽里面,路灯也安装了,还是太阳能的,也不向群众收钱,低压电、游乐场都改造了,大家很满意。”张聚川兴奋地对记者说。
按照“依水规划、拥河发展、亲水和谐”的理念,我市倾力打造颍河林水生态长廊,同步规划配套14座跨河桥梁和亲水平台、健身步道等公共性、公益性设施,颍河两岸以湿地公园、生态林地、公园绿地等滨水景观为脉络,形成功能齐备、林水一体的生态自然景观廊道,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带给人们极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市民对记者说:“假期没事领着孩子出来锻炼锻炼身体,蹬蹬车,看看风景。”小朋友非常开心地说:“心情很好,树和水都很美,空气也很清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前瞻宏阔的“大写意”,画好针走民心的“工笔画”,将“人民至上”镌刻在城市发展的每一个坚实步伐中,书写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和百姓的烟火日常里。
市住建局副局长杨广甫说:“十年来,勤劳的住建人为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宜居宜业的美丽禹州默默奉献,按照市委市政府绘就的宏伟蓝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全面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把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作为重中之重。”
十年间,我市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35平方公里,增至52平方公里。新建了颍北大道、大学路、振兴路等72条道路,道路总长度由2012年的118公里增至372公里,道路面积率为14.9%。打通柏山路、颍川路、华夏大道西段等7条断头路,为城市的“毛细血管”增加活力。拓宽改造轩辕桥、药城桥、吴湾桥,新建颍川桥、颍云桥、人行风雨廊桥,跨河桥梁由原来的8座增加至11座,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不断推进城市绿岛、道路绿网、生态绿廊、环城绿带建设。新建2000余亩环城“花海”,12.6公里颍河林水生态长廊,62处公园、游园和广场,提升改造森林植物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92平方米,构建了一幅城在林中、路在树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画卷,使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
杨广甫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承载了百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建设“工业强市、文明新城”,打造中等城市为目标,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厚植禹州发展新优势,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幸福宜居的美丽新禹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